三亞黃麗瓊:為瞭黎錦傳承傾註半生心血

黎錦以棉線為主,麻線、絲線和金銀線為輔交織而成。圖案以人形、動物、植物、幾何、漢字為主。

-核心提示

黎錦,由海南黎族同胞用棉帛經“紡、染、織、繡”四大工序制作而成。據史書記載,黎錦歷史已超過3000年,是中國最早的棉紡織品。黎錦從用途來分,有筒裙錦、被用錦、花帶錦和花邊錦;從工藝技法來分,有單面錦、雙面錦和絞纈染錦;從方言地區來分,可分為三亞的哈錦、白沙的潤錦、昌江的美孚錦、保亭的賽錦以及五指山的杞錦五大方言。而黃麗瓊是當今為數不多能同時掌握多種地區錦方言、兼備多種黎錦織繡技藝的匠人。

從小結緣

半生堅守黎錦

緯線和經線一定要打緊;錦面要平整不能松;這個線頭要剪掉,留著不美觀;這種圖案不要用太多綠色,適當搭配一些紅色和黃色才更美觀……1月18日,在海南省三亞技師學院的黎錦培訓課堂上,黎錦匠人黃麗瓊正在細心指導學生織繡黎錦。

黃麗瓊出生在海南省五指山一個普通的黎族傢庭,自小就對母親、祖母織繡黎錦耳濡目染。黃麗瓊和其他黎族女孩一樣,六七歲開始懂事時,就跟隨母親學習織繡黎錦。小時候黃麗瓊特別調皮,母親一開始就認為她不是學習織黎錦的好苗子。然而,讓母親沒想到的是,五個女兒一同學習黎錦技藝,沒多久另外四個女兒先後都放棄瞭,隻有黃麗瓊堅持瞭下來,而且這一織就再也沒有離開過黎錦。

20歲時,黃麗瓊憑借良好的黎錦技藝功底,來到三亞發展。掌握織錦和釀酒兩項技能的黃麗瓊獲得瞭到景區演示織繡黎錦的機會,從此,黃麗瓊在三亞紮下瞭根。她辦培訓班、工作室,甚至在海南省三亞技師學院創辦的“黎錦傳習園”傳授定量充填機小型黎錦技藝,她的人生始終與黎錦交織在一起。

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進入首批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使黎錦真正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振奮瞭黎族人民的自信心。身為一名黎錦技藝人,黃麗瓊感到無比自豪。多年來對黎錦的專註,也讓黃麗瓊收獲瞭30多項榮譽:2012年,黃麗瓊被評為市級“黎錦傳承人”;2014年,黃麗瓊被評為省級“黎錦傳承人”;黃麗瓊的黎錦作品《組合織錦圖》還榮獲首屆海南省南海文藝獎……

嚴格工藝

傳承原生態黎錦元素

黎錦質量的高低首先在於技藝水平。投機取巧、偷工減料是織不出好的作品。黃麗瓊對態度的要求最為嚴格,她說,一件黎族筒裙由裙頭、腰帶、大花紋和小花紋四部分組成,大花紋一般是吉祥紋,也稱祖宗紋;小花紋是萬人圖,代表子子孫孫繁衍不息。以一幅30-40厘米寬的黎錦為例,如果圖案比較簡單,一天能織50厘米左右,如果圖案比較復雜,一天隻能織20厘米左右;織一套完整的女士黎錦服飾需要2個多月。織繡黎錦需要長時間擺弄大大小小幾十到上百個竹片工具,千絲萬縷中一針一線都不容差錯,這需要有極大的耐心和專註力。

除瞭一針一線的考究,黃麗瓊也要求傳承原材料的“原生態”。黎錦色彩多以棕、黑為基本色調,青、紅、白、藍、黃等色彩為輔。其中,黃色從黃薑中提取,紅色從蘇木中提取,黑色從黑墨樹中提取,綠色從谷木樹中提取,藍色是從假靛藍樹中提取。為瞭保護傳承這一黎錦原生態植物染料文化,黃麗瓊在育才生態區籌建瞭3畝“植物染料基地”,嘗試種植瞭棉花,以及黃薑、假靛藍等植物染料。今年,黃麗瓊打算再擴建2畝地,種植谷木樹、蘇木等植物染料。雖然憑一己之力開拓的這片植物染料基地還很小,但黃麗瓊堅信這是一個美好的開始。同時,她還歡迎更多有黎錦文化情結的人,加入到發展黎錦原生態植物染料種植中來,將黎錦絢麗多彩的原生態浸染文化傳承下去。

致力創新

為黎錦註入時尚元素

過去,織繡黎錦往往停留在錦塊層面,還需二次加工才能使用,很難激起顧客的購買欲,自然不能產生經濟效益。經濟效益差,是黎族同胞不願意耗費過多精力織繡黎錦的原因之一。為瞭改變這一現狀,2015年黃麗瓊開始和設計師合作,將織好的黎錦塊制成服裝、壁掛、手提包、手機袋、鼠標墊等成品售賣,也可根據顧客需求提供私人定制服務。目前,黎錦產品的訂單越來越多,經濟效益一年比一年好。

過去,織繡黎錦用的都是傳統的腰織機,對於織繡者來說,使用腰織機是坐在地上、木板上操作,容易腰酸背痛粉圓成型機,很多人會因此沒有耐心堅持下去。於是,黃麗瓊根據多年織錦經驗,重新設計制作瞭一種架式織機,不僅省力,對腰部壓力也小,大大提高瞭學生們學習織繡黎錦的積極性。

著重培訓

初見桃李花開

在當今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裡,真正能靜下心來學習黎錦技藝的人少之又少。想把黎錦技藝傳承下去的黃麗瓊,願意為黎錦文化傳承貢獻自己的力量,現在她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培訓上。

目前,海南省三亞技師學院的黎錦培訓班每學期有50個學員,每周一糕點成型機到周四晚上,黃麗瓊都要去給學生上課。從2012年開始,黃麗瓊每年至少3次下鄉給黎族女性同胞培訓黎錦技藝,培訓活動不僅吸引老一輩黎族婦女前來學習,她們還會督促兒媳、孫女來參加培訓。學生們對黃麗瓊的評價出奇的一致:老師人很和藹、親切,遇到問題向她請教,她都一一耐心解答。從理論知識到親自示范到操作指導,一步一步深入淺出,大傢能很快掌握要點。

每年,大約有200-300名學生參加黃麗瓊的黎錦技藝培訓,其中有10多個學生加入到黎錦技藝深造的隊伍中。看到黎錦文化不斷得到推廣,學習、傳承黎錦技藝的隊伍越來越壯大,黃麗瓊感到非常欣慰。
arrow
arrow

    hdf731zx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